close

21-04-10_1132.jpg 

騾子是馬和驢配種的後代,牠的特性就是強健、有耐力。人們常常把那種太過倔犟的人比喻成“騾子的脾氣”,可想,騾子力大,但在牲畜類還是蠻有個性的。只是印度的騾子和家鄉的騾子比起來就小了很大一圈,人說“騾高馬大”,但用在這裡就不適應了。

21-04-10_1128.jpg 

因為騾子有這種看好的一面,所以達仁薩拉山地運輸就少不了騾子。而從最近觀察來看,由於達仁薩拉旅業昌盛,在地人建房便如雨後春筍般成長,所以在車輛無法通行的山道上,騾子就取代了頭頂肩扛的“人員”而轉正成馱磚載沙的專職“畜員”。有時會嘩啦啦走來一群載重的騾子,在主人的吆喝下四蹄打著滑晃晃悠悠閃過。八匹騾子走過的陣容是相當壯觀的,不由的讓人聯想到中古戰場上的騎兵隊伍,我在想:“如果把這些土里土氣的騾子載具都換上金鐙革鞍,那麽去台北、上海之類的大城市演練一番也是蠻感人的。”

每次見到這些吃苦耐勞的騾子,我總曾跟朋友說:“我要是騾子的話,早跑了,這附近到處是青草河流,我會過得更好。”但豈不知,騾子是有責任心的,就像我們心懷感恩時常說的“來世當驢做馬報答”一樣,騾子的父母是驢和馬,父債子還是當仁不讓的。

問題是騾子也有退休的一天,老了,馱不動貨物了,總該怡享天年。但這裡的主人也並沒有想過給牠們一筆遣資費,按牲口們的論價折合成若干的草料,而是將牠光溜溜地掃地出門。這頭老騾子就是這樣,每天形影凋零地徘徊在道路上,失業和被遺棄的感覺讓牠大惑不解。

牠呆呆地橫立路中,痴迷地幻想著曾有過的青春和奉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g786 的頭像
    dg786

    肥≈水≈居 ◇周加才讓的小臥室◇

    dg7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