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幾天去圖書館看書,幾個國中生大聲嚷嚷,把這裡當成了會議室,管理員不說,俺也不敢說;昨天從電梯口還沒走出,母親拎著的小男孩硬生生就先要擠進,做母親的沒一句話,俺也不敢說;今天去路邊牽車,眼見幾個高中生將喝完的飲料杯端端放在別人的車蓋上,聽說黑社會已滲透到了學校,不敢說,怕挨槍子和棒球棍...。
這他媽是什麼世界呀,學校只管灌輸知識,老師如果以道德標尺去規範一下這些小屁孩的行為,很容易在“管束失當”的罪過下成為社會標靶。少子化的時代家長只顧護短,怕委屈了孩子;老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教書本上的知識。如此一來別說道德,就是簡單的“規矩”誰來讓他們懂得呢?
老一輩的父母生怕孩子沒吃夠苦頭,新一代的父母生怕孩子吃到苦頭,結果不同時代的父母就生出了迥然有異的後代:前者是鋼鐵,走入社會不怕跌到和困境,這座繁榮的江山是他們打下的;後者是草莓,遇到挫折和壓力就來個“富士康的十二跳”。
記得老爹送我入學時,給老師交代的一句話就是:“這孩子有錯就說,不聽就狠狠揍他。”話雖難聽,但好像也有理,想想如果說都不聽,那怎麼辦?小屁孩即使犯了錯誤,但有一大堆的解釋理由,比老師的想法都多。按老爸的邏輯,乘著長輩還有威嚴,教訓這小屁孩一頓絕對立竿見影,下次就不會按譜重來。
以往的社會即使學校放任孩子,但家教卻是不差分毫,即使不懂大道理的人也懂得規矩,人最怕被說:“真是有娘養沒娘教的孩子。”其實在當今社會裡,對孩子溺愛有加,有娘養沒娘教的孩子也真夠多。人說富不過三代,看看父母的心態以及後代的表現,怎能富得過三代呢?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