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南頭縣肉品市場附近的公路邊立著一座碩大的塑像,那卡通狀的黑公白母豬一立一伏,構成一幅完整的交配圖。
母豬的陶醉和公豬的亢奮,完全就是一種擬人化的表現,讓熙來攘往的人們看著心驚肉跳。
毫無疑問,這擬人化的交配圖也象徵著社會的願望和人們的生活形態。創作者王松冠表示,這豬象徵著財富,“生越多,越旺!”緊扣著主題“生生不息”,也希望以此意向鼓勵民眾增產報國。
這黑公白母豬一旦聳立在公路旁,真個就生生不息、日夜不止地狂幹了起來。那塑像身後二十米開外,恰好也立了所“弘明實驗高級中學”,這就形成了兩幅銜接的圖景——前面的正在為著“生生不息”而日夜打拼,後面的正在為將來走向社會而做學業的準備。這兩幅圖景就合集成了“生生不息,後繼有人”的完整解析。
我在想,這“生生不息”就非得要以原始的做愛動作來表現嗎?藝術的含蓄在哪裡?台灣人沒少做那檔事,兩匹不過癮,三匹四匹...照樣來,老婆不夠,還有二奶,還有明娼暗娼,還有諸多花樣的應召站...可就是不見“生越多”。所以,即使鼓勵男士們學那可愛的豬兒模樣,沒日沒夜爬在女士身後不下來,也絕對無法達到“增產報國”的目的。
我們途徑南頭時,已是黑夜,打車前燈照著塑像,拍下的豬兒可愛模樣不盡顯像,有點小小的遺憾。
海蒂說,這塑像立的位置好,有爭議,才有熱賣點。我覺得這藝術表現不是不可,但要看放置的場合,就好比鼓勵發放避孕套,但總不可能連小學生也不放過吧?那位置可是個太亮眼的場地啊!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