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園長蕭啟萱與邱貴娥倆夫妻.JPG  

私立尼爾托兒所園長蕭啟萱與邱貴娥倆夫妻

現代工業革命的最大成效就是勞工被機器所取代,市場人力過剩。從1929年的經濟大蕭條到2009年的環球金融危機…這八十年來,市場經濟總在跌跌撞撞的震盪中迫使企業熄燈號響徹遍地,令勞工無以業繼。長久以來,各國政府無不致力於勞動力市場的供需平衡,人口和勞力過剩始終就是難解的社會癥結。

未曾想到,從近幾年開始,台灣社會竟然初露人口不足的端倪,像尼爾托兒所這種因出生人口不足而吹響熄燈號的情形,在全球快速增長的泱泱人口態勢下,竟然破天荒反其道而行,令人咂舌。

此篇並非是要渲染倒閉、失業…所遺下的悲情,在我看來,市場經濟出現的這種逆勢,具有社會與歷史發展的指標意義,也是時代的記憶;此外,熄燈號不僅吹滅了托兒所的生計,也讓幾代人早期的啟蒙教育和生活場景,化作遺址,封存在了塵埃,這也是「人民的記憶」。

 

我好像是來這裡趁火打劫

聽到蕭啟萱和邱貴娥夫妻的「私立尼爾托兒所」就要熄燈,除了留點遺憾,著實體味不到他們因這份割捨而從心裡流淌出的款款心曲。

這天上午來到尼爾托兒所,此際,已是雜物堆陳、人去樓空,一派狼藉和寥落的景觀。庭院裡玩具、桌椅、拼板、小凳…堆成小山,只等著環保回收車運走。倆夫妻對我一再謙讓:「想要什麼儘管拿去!」我看著面前堆成山樣,像是經過一場戰爭所擄獲的戰利品,吞一下口水,也代表了想一口吞下這些財物的野心。可惜心大力薄,拎了只五公升電熱水瓶,外加一些文件盒與一口配戴玻璃蓋的精緻炒鍋,又親自拆下一台很新的「莊頭北」熱水器…這心裡就像大有斬獲的山賊那樣樂滋滋合不攏嘴。其實這只是前菜,倆夫妻之前就告知我托兒所拆夥後可以搬走裡面的冷氣機,這才是我此番光顧尼爾托兒所的正式饗宴。

2.孩子們進行課外教學.JPG

孩子們進行課外教學

倆夫妻已備有幾處房產和養老積蓄,這幾年來,他們入行佛理後精進學法,在同好看來,仍然操持這行不賺錢甚或賠錢的營生,似乎會妨礙修行應投注的更大精力,這是其一;其次,他們已年過五十,不僅是退休的年齡,也是對生命終極意義做最後定位與矯正的階段。所以在幼教這行此起彼落的熄燈號中,他們的命運也相隨而行。我暗自揣度,若以一個佛教修行人的自覺意識看,他們對眼前的這份事業和家產,應該丟的爽快、捨得舒心。至於我呢,除了坐享他們的捨度和解脫所帶來的實惠外,還想著今後會有更多這種天降橫財的機會,如此以來,在世間打拼起來才會寬鬆許多。

 

早期的畢業生回托兒所道別

倆夫妻都相當謙卑、隨和,再加上做妻子的對她先生的幽默行止一搭一合,結果讓接近他們的人都能從中享受到一份隨性與歡愉。我拍拍手上的塵土,打算跟他們就此別過,卻見到一男一女倆高中生在家長陪同下前來回望—來看看幼兒時璀璨的夢工廠、看看升學後天天都想要繞道再經過的遐想地、看看長大後感懷深切的啟蒙樂園…這些,都已維繫和融入了他們生活中的每一篇章。而今,這具承載著一代人成長記憶的鮮活場景都將隱沒,一去不返。聽聽他們的唏噓感慨,不能不令人動容、沉寂。

那做父親的說,十幾年前他天天來這裡接送兒子,兒子升學後,他也天天上班經過這裡…已習慣了這種步調,眼見它嗖忽間就要消失,心裡非常不捨。他的兒子在建中畢業,剛完成學測,今天眼看風向不對,父子倆便偕同前來作一番緬懷、道別,聊以自慰。男生說想進去看看,就先扒在牆頭看看封堵之前的另一半園區,然後再進入這一區域的上下樓層…。出來後他說,小時候看著這裡的空間很大很大,現在卻變得很小。人的成長歷程就這般奇妙,我們小時看父母是那般高大不可及,可當我們站得跟父母一般高時,心境就會轉化得連自己都難以相信。

啟萱兄除了記得這男生的姓名,也記得他小時候的性格特徵和發生的一些細故。父子倆與他聊得入巷,而旁聽的我,開始嗅出尼爾托兒所在關閉的風聲中吹皺的情感漣漪,不能不正視這倆夫妻內心經受的一番起伏和煎熬。

父子倆走後,我才仔細端詳起啟萱兄的模樣,他像是在風塵中耐著飢渴走了一夜的山路,有點失魂落魄,有點萎頓。我像發現新大陸一樣對他驚呼一聲:「咦,短短一星期不見,你看著瘦很多呵!」

他終於失去了修行人那種老神在在的模樣,流露出真情:「那托兒所的牌匾在門楣上方被鋸開時,貴娥的眼淚就止不住嘩嘩的流……」我看看站在院門口和那對母女交談的貴娥姐,她眼圈仍然泛著紅,好像那股淚依然在流、那股悲傷依然無法停息。啟萱兄告訴我,這幾天,左右鄰舍以及從這裡出入過的學生和家長…不斷前來關懷、慰留或告別,那份難捨和惋惜之情讓人黯然神傷,惆悵百結。

此情此景下,我曾為倆夫妻預設的那股喜樂融融以及解脫感都走調了,覺得自己特別的淺薄與卑瑣,就一隻手搭在啟萱兄的肩上寬慰他說:「我現在才知道,怎樣的情形才是將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之上!」這是比照自己揩別人油水時,得以悟出的人生真諦。

 

開業時只有六名幼兒入學捧場

出於對他們的敬意,我抑制不住內心的萌動,想要探究一番這家托兒所成長與隕落的軌跡,無論如何這也是那些幼教園丁開荒、耕耘的英雄篇章,是銜接一代人步入人生歷程的啟蒙和開端,是無可泯滅的「人民記憶」。

3.教孩子們識別蔬菜.JPG

教孩子們識別蔬菜

十年育樹,百年育人,辦幼教既是一項長久之策,也絕非是一門放餌垂釣,以圖利為目的的營生。雖然是因大氣候趨轉而使他們棄守了這塊陣地,但十七年辦學的經歷,正是他們人生、事業以及年齡層中的黃金時期。我問啟萱兄,尼爾托兒所的老師最長待多久?他說十七年。我頗感意外,直呼:「那她來時還不就是個黃花大閨女,走時不都熬成了個老媽子嗎?」他點點頭說:「差不多是這樣了!」

4.在托兒所從教六年的媽媽即將嫁人.jpg

在托兒所從教六年的媽媽即將嫁人

他們辦托兒所的緣由,竟然是來自對大女兒關護、栽培的用心所致。說到這一項,貴娥姐仍然帶著當年攜女尋托的那種咄咄語氣跟我講話:「幼教人員為什麼要被稱作老師,而不是媽媽或姐姐呢?幼兒時期心智尚未成熟,他們更需要的是疼愛、擁抱和誇讚,這只能是一個媽媽或姐姐的用心才能夠做到,而將施教的主體定位成個老師,那或許她能做更多的就是說教、規導、和訓誡吧。我怎能放心將自己的孩子託付給這樣一個地方?」

我看看坐一旁的啟萱兄,覺得她這股似帶訴求的凌厲攻勢衝著他才對。其實,聽貴娥姐的語氣,是帶著那種絕不趨炎附勢的堅韌意志,帶著對幼教的希冀、責任感和洞悉力。他們就是在這樣一個不盡人意的傳統教育機制下另起爐灶,開創起一個新事業,承擔起一份社會責任。

民國83年,他們通過仲介在台北懷德街找到了一處理想的落腳點,所謂「理想」的標準,就是在繁華的大都會鬧中取靜,還有,就是要附帶一個空間足夠的庭院。這種考量,有利於孩子們的成長天性。他們砸下一百多萬元添購設備,整置好室內和庭院的活動空間,讓這間面積近一百坪的私立托兒所漲滿風帆,蓄勢待發。

他們雖然對當地方圓百里的許多幼稚園、托兒所做過摸底,對供需市場做了評估,與此同時,貴娥姐也不遺餘力去師專進修幼教,並接受特殊幼兒教保人員培訓…。可他們在第一學期,只招收到了六名幼兒,三個老師再加倆夫妻檔,五個大人站在孩子面前幾乎是勢均力敵。這種師資的配額,恐怕是世上絕無僅有的搭配,有趣的是,這六名幼兒中,就有四名外國人,這又是類同聯合國機構裡的最佳組合。看著他們播種的田園裡總算有幾顆幼苗拔地而出,問這倆夫妻會感到欣慰嗎?貴娥姐心有戚戚地說:「每當全體員工和孩子們集合站一起時,我就想哭。」豈不知,做事善於事半功倍的外國人,能抓住這個新開張的托兒所,或許就是看好了門可羅雀下凸顯的師資絕配,世上到哪還能再找到這樣的好康呀?

 

少子化的趨向終於引發危機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該上的音、美、體等課還是要上,該出外體驗的社會教育和戶外教學依然不能拉下。雖然每學期的招收名額不斷遞升,但直到兩年後,幼兒人數超過了二十名,托兒所的營收才趨於平衡。

5.孩子們上體育課.JPG

6.孩子們上體育課.JPG

孩子們上體育課

民國89年,私立尼爾托兒所在社會局的評鑑中獲得了績優,也達到了教育局三項評鑑績優的標準。自此以後,他們的招額便急起直追,超過了六十人,最高記錄還突破了七十人。值得一提的是,民國89年也是近十年來台灣人口出生率最高的一年,達到了1.37%.從民國89年至92年,也是他們從業以來的蜜月期,這不僅是他們獨具創新的從業理念所帶來的直觀效益,也是社會大環境尚未引燃危機下的浮光掠影。可是從民國92年以後,台灣少子化的負面效應便躍然於檯面,不僅是幼稚園、托兒所,也延燒到整個教育體系,令更多學校在招額不足下舉步維艱或裁撤縮編。

出生率急凍直下,這也是經濟壓力下青年一代惶惑和自保的一種本能反應。政府使出渾身解數,也無助於拉抬人們生育的意願。去年的人口出生率,是以跌破1%(達到0.8%)的成績單而掛在了世界排名的末梢。啟萱兄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面向著牆壁對我說:「人們不願生育,除了經濟因素,也是政黨惡鬥,政局不穩,讓人信心不足所造成……」我們只能看到啟萱兄的側影,這令他的發話更顯得意味深長。

 

幼教以相當細膩的方式「治人」

孔夫子說:「勞心者治人……」對孩子的調治、關護,其實就是勞心者的所為。耗體力者傷身,可用五穀調合;耗心力者傷神,難覓良方。治人者要時時對治自心,內外相諧,這令倆夫妻對我發出由衷的感慨:「辦幼教累呵,累到心裡!」他們要求自己和員工做孩子們的媽媽、姐姐…,把孩子們的入托之地看成是每個家庭對外的延伸。

7.孩子們在嘗試吹奏樂器.JPG

孩子們在嘗試吹奏樂器

如果發現個別孩子哭了、鬧了、干擾別人了…他們總會先抱抱孩子,對孩子給予鼓勵和誇讚…消弭他們內心的恐懼、焦躁,再試圖以孩子的心理態勢與他們達成共識,然後才加以疏導。貴娥姐意猶未盡地說:「或許從外人來看,我們的工作是一門簡單的管理與說教,其實為給孩子營造一個身心健康與快樂的環境,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操不完的心。

托兒所的孩子叫她園長媽媽,叫他園長爸爸。園長爸爸還有一個綽號,就是「火車頭叔叔」,因為他總帶著孩子們玩火車接龍遊戲,以孩子們心目中的高大、強悍形象,充當火車頭的角色。

時下,人們都是在一個競爭激烈的環境下生存,也容易形成一種急功近利的思想,折射到下一代孩子身上,就會望子成龍,希望在這幼小的年齡層開始,就讓孩子在才藝、語言、文化等方面的學習進程有所凸顯,以因應未來的社會。其實,這也是違背幼兒發展天性的一種揠苗助長。貴娥姐認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需要的是培養興趣和專注力,注重的是道德感與良好習慣的塑造。」雖然他們對孩子開設才藝與外語等方面的教學,但那只是讓孩子進入一種適應與準備的調試階段;在接觸漢字時,他們甚至只是引導孩子學會識別,而不要書寫…。種種順勢利導的教法,也不見得會得到家長的認同,這又要經過許久的溝通與磨合。

8.很有自信的大班孩子.JPG

很有自信的大班孩子

在人類進入地球村的時代裡,教育開始與國際接軌,人們也開始漸漸迷失了自有的傳統文化與美德,長久以來,尼爾托兒所都試圖以老祖宗留下的《四書》《五經》《弟子規》道德思想熏染孩子的心靈,引導他們背誦其中膾炙人口的章節,不求甚解,只希望在這些幼小的心田裡點播種子,等待出土、發芽,甦醒、覺悟的一天。

 

尾 聲

不僅是少子化的大環境讓這倆夫妻的事業中道衰落、舉步維艱,這幾年來,政府又以廣設公立幼稚園和托兒所的便民措施來消化裁撤後的教員,讓倆夫妻「屋漏更逢連夜雨」。

除此而外,啟萱兄還為我總結了這十年來幼教內部變遷的生態:「過去是家長配合,一切都好商量;現在家長是頭家,孩子被寵成個皇太子,小小年紀也能隨著大人們的驕縱而有樣學樣……」經營幼教的業者,正陷於內外夾擊的困窘中。

十七年來,尼爾托兒所已與倆夫妻的生命休戚與共,傾注了感情,奉獻了青春,諦創了事業…回望一路的風風雨雨,這種捨離好似剝奪了一個人的生命,怎能令人產生絲毫的解脫感?

請記著泰戈爾的一句名言:「天空沒有翅膀的影子,但我飛過。」雖然有許許多多的幼教園區像尼爾托兒所這般吹響了熄燈號,但它們的影子卻永遠印在人民的心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g7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