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t_after_release.jpg

被稱作大鬍子的他,這副樣子不是裝出來的。瞧,腸道惹的禍,連鬍子都凋敝不現了。

dg7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去年三月,《環球時報》以聳人的標題—「受美國和達賴贊助『藏獨』設網絡陷阱搞策反」,欲揭示「哲瓦在線」的真實面目,並以一位曾在該網路工作過的歸國藏胞的親身經歷和工作筆記,引證了這則爆料的可靠內幕。隨之,中國大陸的官媒和網路便聞風而起、照貓畫虎,「哲瓦在線」這個特務組織的面貌便躍然紙上。

這些頗具震撼力的宣傳和報導在中國大陸刮起了一陣旋風,隨即傳播到了海外,令「哲瓦在線」所在地的民眾錯愕不絕。

dg7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scan0012.jpg 

薩迦法王十ㄧ歲時,舅舅將長壽灌頂的執掌法器(才苯)交給他,意味著他對該傳承法脈的繼承意義.

 

第二章 見機行事 一走了之

不要攪動它 讓它澄清

薩迦崔欽法王[1]比達賴喇嘛小十歲,他第一次到拉薩覲見達賴喇嘛是在一九五一年夏季,那時他只有五歲。碩大的的耳鐶、寬厚的鼻翼、後束的長髮……成為伴隨他一生的標記。

此時,達賴喇嘛已按慣例移駕到夏宮諾布林卡[2],而在諾布林卡接見來賓的情形就不像在布達拉宮那樣拘泥、嚴謹了。他走下法座,拉起這個小男孩的手,說真的,眼前這個小男孩除了透出一股靈秀之氣外,還有一副憨態可掬的模樣,讓人見了喜歡。

dg7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0051601.jpg 四月二十三日,青海藏族作家扎加(筆名:學東)以「涉嫌煽動分裂國家罪」遭到當局拘捕,這一事件除了引發國際媒體的關注和人權組織的抨擊外,也讓中國知識界跌破眼鏡。

一般人來看,扎加具有傾共的表現,被藏人和學界認為是「官方知識分子」,原因在於他的作品中富有對藏族文化的批判精神。他對西藏傳統宗教和文化展開的深層檢視和反省,在藏族青年和知識界影響甚大,蔚然形成了一股觀念革新的進步思潮。比如在《智者的呼喚》(中譯名)中,他就對傳統文化觀念中的迷信成因做了辨析,指出人們寄望於降神、卜卦、誦咒之類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尋找出路,這都是自欺欺人,他甚至也顛覆性地對仁波切(活佛)與生俱來的地位作出了質疑…。

dg7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11-08_0758.jpg10-11-08_0759.jpg 

仔細看好了,一條鐵鍊將三個男子穿成串,不知道的人以為在遛狗呢!

dg7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07-01-07_1146.jpg07-01-07_1148.jpg 

這是房東的父親,衰老的程度,可以從他龜行的步履和慘白的臉色看出...。

dg7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05-10_1518.jpg 

12-05-10_1521.jpg 

dg7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4-04-10_1259.jpg 24-04-10_1258.jpg

達蘭薩拉這座小山鎮,似乎總有眾多的遊客擠的讓人擦肩碰臂,使這本來就很狹窄的小鎮更加擁擠。但就是奇怪,這擁擠並沒有轉換成煩躁,反而擠出了一種祥和的寧靜。所以,這些遊客都擠在這也就不足為怪了。

dg7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我是青海人,這次玉樹地震發生在家門前,令人對災難和生離死別有了那種感同身受的體認,海外藏人無不陷入巨大的悲傷與焦急中。中國政府雖然對救災的措施和執行有著行政積弊的不利影響,引來國際輿論的檢視與非議,但全體藏人和流亡政府的感激之情仍然溢于言表。藏人傳統思想中具有「承受苦難」的宿命觀,所以哪怕是眼見親人撒手人寰、家業蕩然無存,也不會流一滴眼淚。但是,當面對救援民眾的體恤與扶助時,眼淚便不能止息。

青海也是十四世達賴喇嘛的故鄉,所以這場災難更加牽動著尊者的思慮。地震後的第三天(四月十七日),達賴喇嘛在駐地發表聲明,除了盛讚中國政府和領導人群策群力的救助,也表明了自己「…渴望重回青海安慰他們」。去災區撫慰同胞的心願,對眾多的死難者、幸存者以及關注事態的人們來說,沒有比這會讓人獲得更大的慰籍。

dg7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HHDL's whole family except the Great Father.jpg 

達賴喇嘛和他的家人.從左至右:母親傑雍,姐姐次仁卓瑪,大哥達澤仁波且(圖丹諾布),二哥嘉洛敦珠,三哥洛桑桑旦,達賴喇嘛,妹妹久曾班瑪,弟弟阿里仁波且(丹增曲傑).攝於1956年錫金.

dg7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中共那種缺乏監督的體制似乎成了貪官汙吏者的天堂,中央到地方抑或是地方到基層,每筆款項的劃撥都會經過層層的盤剝,就算是賑災的款項和物資也不能倖免。所以許多人認為:真正到達基層百姓手中的福惠,不過是那些當權者溢出手面的殘漬。

dg7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今天搭車上莫科羅甘基,然後前往風景區巴素(Babsu)周遊了一圈。那地方已經與五年前大不相同了,不僅有印度人建起的各類休閒咖啡屋、餐廳、茶館...,還有不少教授瑜伽和印度舞的地方。感覺得這裡聚集成了外國人的社區,所以才形成了國中之國的文化特色。

 14-01-07_1052.jpg 14-01-07_1053.jpg

dg7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06711.JPG 

記得三年前我和海蒂在印度拉賈斯坦邦的普希卡跨新年,每人花了一百五十盧比的門票想買個熱鬧,結果是守著空蕩蕩的大廳和兩個拼命敲打著塔布拉鼓和多呵鼓的樂師,普希卡平日熙熙攘攘的外國遊客好像瞬間都被蒸發了…。似乎不甘願被這個世界所拋棄,我們毅然撇下了滿眼失望的老板和故弄暄騰的樂師,去白日裡曾是人潮匯集的聖湖邊找那種跨年的氣氛,結果越夜越寂靜,連隻四腳爬行的動物都不出現,更別提兩條腿的人了。總之,新年留下的印象就是凄冷的湖邊、一堆篝火、幾個流浪漢…。

dg7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murmur by dg786 (dg786)

dg7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006.BMP  印度房東的兩個小女兒跑來這玩,我按照大人們的交友方式跟他們要名字、電話、電子信箱,拿出一張紙條讓她們寫下來。她們非常認真的寫了,名字是自己的,可我知道電話號碼或者是爸爸媽媽的、或者是編造的,這裡的小孩子怎麼可能有手機呢?她們承認沒有申請電子信箱,神情似乎有點慚愧。我放了音樂讓她們跳一曲舞,沒想到如此爽快地答應了,舞姿和表現度真的讓人嘖嘖稱奇! 

 

dg7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